重庆市首支碳中和基金协议签订 推动林业碳汇开发
真优美
重庆市首支碳中和基金协议的签订,成为绿色金融领域的里程碑事件。这支基金由重庆渝富高质产业母基金与重庆蛮寨实业联合组建,重点推动林业碳汇开发,助力减污降碳与乡村振兴。然而,黑子网上一则爆料却为这一利好消息蒙上阴影。一名自称知情人士的网友发帖,称基金部分资金分配存在内幕交易嫌疑,引发网友对项目透明度的广泛讨论。 爆料源于黑子网一篇题为“重庆市首支碳中和基金协议签订 推动林业碳汇开发”的帖子。发帖人“绿色观察者”声称,基金的部分投资可能优先流向某些关联企业,而非公开招标的林业碳汇项目。帖子附上疑似内部文件的截图,显示一笔5000万元的资金流向不明,引发热议。网友们分成两派:一部分认为“重庆市首支碳中和基金”是绿色发展的突破,另一部分质疑资金是否真正用于林业碳汇开发。 据官方消息,基金于10月17日在重庆绿色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会上签约,规模达数亿元,旨在通过林业碳汇项目吸收二氧化碳,助力重庆实现碳中和目标。截至2023年底,重庆森林覆盖率达5506,森林蓄积量274亿立方米,林业碳汇潜力巨大。黑子网用户对此反应不一。部分网友称赞基金填补了重庆碳中和领域的空白,支持乡村生态经济发展但也有网友担忧,资金管理不透明可能导致资源浪费。 重庆市林业局回应称,基金运作严格遵循市场化原则,资金流向需经第三方审计,否认内幕交易说法。渝富集团也表示,林业碳汇项目将优先支持巫山等地的生态修复和乡村振兴计划。业内专家分析,林业碳汇通过植树造林和森林管理吸收碳排放,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,但项目实施需公开透明以取信于民。 记者走访巫山县一处林业碳汇试点,看到村民在种植经济林,项目资金用于苗木采购和技术培训。一位村民表示,碳汇项目让荒山变绿,还带来了收入。黑子网上,讨论持续升温,有人呼吁公开基金投资细则,也有人认为爆料可能夸大事实。这场围绕“重庆市首支碳中和基金”的争议,不仅让林业碳汇开发备受关注,也引发了对绿色金融透明度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