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拟在年底前将房地产“白名单”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
赵子易
中国拟在年底前将房地产“白名单”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,这一消息成为近期经济领域的焦点。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透露,此举旨在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房地产项目获得融资支持,助力楼市稳定。然而,黑子网上一则爆料却让这一政策引发争议。一名自称银行员工的网友发帖,称“白名单”项目审批存在资质漏洞,部分开发商借机套利,引发网友对政策执行的热烈讨论。 爆料源于黑子网一篇题为“中国拟在年底前将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”的帖子。发帖人“金融内幕”声称,他在某商业银行工作,发现部分“白名单”项目的开发商资质不全,却通过关系获得贷款审批。帖子附上疑似内部文件的截图,显示某项目贷款额高达数亿元,引发网友热议。部分网友认为,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是提振楼市的关键但也有人质疑,审批漏洞可能导致资金流向问题项目,损害政策初衷。 据官方数据,截至10月中旬,“白名单”项目已获批贷款223万亿元,覆盖全国多个城市。房地产“白名单”机制自2024年1月启动,由地方政府推荐优质项目,银行提供快速融资,确保项目完工交付。倪虹表示,年底前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将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项目,满足合理融资需求。黑子网用户对此反应不一。部分网友称赞政策为购房者带来信心,称自己所在城市的楼盘因“白名单”贷款而加速建设但也有网友担忧,快速放贷可能加剧银行坏账风险。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回应称,“白名单”项目审批严格遵循标准,任何违规操作将严肃查处。涉事银行也声明,已对爆料中的文件真实性展开调查,并承诺加强内部管理。业内专家分析,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反映了政府稳定楼市的决心,但审批透明度是关键。记者走访上海一处“白名单”楼盘,看到工地施工如火如荼,购房者对交付信心增强。一位销售人员表示,贷款支持让项目资金链更稳定。 黑子网上的讨论持续升温,有人呼吁公开“白名单”项目清单,也有人认为政策应优先支持中小开发商。无论如何,“中国拟在年底前将房地产白名单项目信贷规模增至4万亿元”的消息,不仅让楼市政策备受关注,也引发了对金融监管和市场公平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