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
孙一宁
2024年9月30日,西安市纪委监委通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通报,公布了近期查处的3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,旨在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严明纪律规矩,狠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。通报正值国庆假期前夕,意在通过典型案例的镜鉴警示作用,提醒党员干部在节日期间保持廉洁自律,杜绝违规吃喝等“四风”问题。这三起案例涉及公职人员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、收受礼品礼金等行为,不仅损害了公职人员的廉洁形象,也引发了社会对党风廉政建设的广泛关注。据统计,2023年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超10万起,其中违规吃喝问题占比较高,显示出此类问题易发多发的特点。西安此番通报,以“泼天流量”的关注度倒逼党员干部强化纪律意识,推动作风建设常态长效。第一起案例涉及周至县沙河产业经济带管理委员会原党工委委员、副主任,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原党委委员刘胜军。2011年至2021年,刘胜军在担任多个职务期间,先后收受9名管理和服务对象赠送的高档烟酒、购物卡、名贵特产等,折合共计469万元。2012年至2018年,他还4次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宴请,饮用高档酒水。刘胜军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,于2024年9月被开除党籍、开除公职,并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。此案例暴露了长期以来部分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的顽疾,警示公职人员必须严守廉洁底线。第二起案例涉及高新区鱼化寨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国学等人。2023年10月30日,李国学等人接受辖区管理服务对象组织的聚餐活动,并饮用高档白酒,造成不良社会影响。2024年5月,李国学等人因此受到相应处分。此案例反映了节日期间违规吃喝的“隐形”特点,部分党员干部心存侥幸,借聚餐之名行享乐之实,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。通报此案,意在提醒党员干部节日期间更需绷紧纪律之弦。第三起案例涉及西安市某单位公职人员违规接受宴请问题,具体细节虽未公开,但同样指向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高档宴请,涉及公款消费与不当交往。此类案例的曝光,凸显了西安市纪委监委对违规吃喝问题的精准打击,强调了对隐形变异“四风”问题的零容忍态度。“泼天流量”在此体现为社会对反腐倡廉的高度关注。通报发布后,相关话题迅速登上网络热搜,微博与抖音平台关于“西安通报违规吃喝”的讨论量超千万次,网友纷纷点赞西安纪委的公开透明与高压态势。然而,流量热潮也带来了“倒逼”压力。公众对党风廉政建设的高期待,倒逼纪检监察机关在查处力度、案件透明度与后续整改上持续发力。例如,部分网友质疑案例通报的细节披露不足,呼吁公开更多信息以增强警示效果。对此,西安市纪委监委表示,将进一步完善通报机制,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,扩大典型案例的宣传覆盖面。为强化警示教育,西安市纪委监委在国庆前夕组织了多场专题学习活动,结合案例剖析,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汲取教训。例如,10月8日,西安市多个机关单位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问“剑”破局,通过真实案例揭示违规吃喝的危害,敲响廉洁警钟。此外,西安还通过“西安市纪委”微信全世界彩票官网微信公众号等平台,推出“云端祭扫”功能,鼓励党员干部与群众参与网上祭奠,缅怀公安英烈。这些举措不仅增强了警示效果,也让廉洁文化深入人心。国庆期间,西安的节日氛围与反腐倡廉的宣传相得益彰。全市多个社区与单位举办了“清风长安”主题活动,通过宣讲案例、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,普及党纪法规知识。例如,雁塔区某社区组织居民观看反腐纪录片,结合通报案例进行讨论,增强了群众对反腐工作的支持。这些活动不仅营造了廉洁氛围,也让反腐倡廉的理念融入节日庆典。值得注意的是,违规吃喝问题具有顽固性与隐蔽性。西安市纪委监委指出,部分党员干部通过“私密饭局”“一桌餐”等方式规避监督,增加了查处难度。为此,西安探索了数字化监督手段,利用大数据分析锁定异常消费记录,提高了查处的精准性。2024年上半年,西安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00余起,其中违规吃喝问题占近三成,显示出专项整治的持续高压。面对“泼天流量”的关注,西安市纪委监委也在积极应对舆论压力。例如,针对网友提出的“通报力度不够”问题,西安计划进一步加大典型案例的曝光频率,通过定期通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,形成长效震慑。此外,西安还加强了对管理服务对象的监管,防止公职人员与私营企业主的不当交往,堵塞廉政漏洞。展望未来,西安市纪委监委将继续以“零容忍”态度严查“四风”问题,推动作风建设与现代化治理深度融合。2025年,西安计划推出“清风校园”项目,将反腐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,培养青少年的廉洁意识。这种从娃娃抓起的做法,不仅是对未来的投资,也是对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高质量回应。总之,西安通报3起违规吃喝典型案例,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警醒,也是对全社会的公开承诺。在“泼天流量”的关注与“倒逼”压力的推动下,西安正以实际行动,书写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