啤酒加伟哥-多名啤酒商家被爆-重庆大渡口监管爆料-配方表扒出
孙一宁
2025年7月,重庆大渡口区一则爆炸性新闻席卷网络:多家本地啤酒商家被指在啤酒中非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称“伟哥”,试图以“增强功效”吸引消费者。事件起因是一名消费者小张化名在饮用某品牌啤酒后出现异常反应,随后报警。监管部门突击检查,扒出涉事商家的配方表,确认添加违禁成分,事件迅速引发热议,网友怒斥“啤酒加伟哥”乱象,食品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焦点。小张是重庆大渡口区一家餐馆的常客,7月20日晚,他在餐馆点了一瓶本地品牌“渝爽”啤酒。


饮用后,他感到心跳加速、脸颊潮红,甚至出现头晕症状。起初,他以为是酒精过敏,但症状持续后,他前往医院检查。医生检测发现,小张体内含有西地那非成分,这让他大为震惊:“我只喝了啤酒,怎么会有伟哥?”随后,小张向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举报,揭开了这一行业黑幕。监管部门迅速行动,对辖区内多家啤酒销售点和生产商展开调查。检查发现,至少三家本地啤酒品牌“渝爽”“山城夜宴”“巴渝风”涉嫌在啤酒中添加西地那非。执法人员在“渝爽”啤酒厂的仓库中查获一份内部配方表,明确记录了“每100升啤酒添加130毫克西地那非”的配方说明。


这一剂量虽低于医用剂量,但长期饮用可能引发心血管风险,尤其对不知情的消费者危害极大。监管部门还发现,涉事商家通过地下渠道购买西地那非粉末,成本低廉却宣称“强身健体”,以此吸引男性消费者。涉事商家之一、渝爽啤酒厂负责人李某辩称,添加西地那非是为了“提升产品吸引力”,并声称“剂量安全,消费者反响良好”。但监管部门指出,西地那非属于处方药,非法添加属严重违法行为,可能导致消费者出现心悸、血压异常等副作用,甚至危及生命。


调查还揭露,部分商家通过社交平台和夜场推广这些“特殊啤酒”,以“男人专属”为噱头,吸引不明真相的顾客。事件曝光后,网友炸开了锅。社交平台上,“啤酒加伟哥”的热搜迅速攀升,网友纷纷吐槽:“这什么黑心商家,啤酒都敢加伟哥!”“喝个啤酒还能喝出心脏病,食品安全咋了?”还有人调侃:“渝爽啤酒改名叫渝猛得了!”舆论压力下,涉事商家的产品被全面下架,相关批次被召回。监管部门表示,已对三家涉事企业立案调查,负责人李某等已被警方控制,案件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万元。


这并非中国首次出现酒类添加伟哥的丑闻。早在2014年,湖北一家酒厂因类似行为被查,负责人被逮捕。此次重庆事件再次暴露了食品行业的监管漏洞。专家指出,西地那非作为处方药,需严格管控,其非法添加不仅违法,还可能引发健康危机。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展开全市范围的酒类产品专项检查,重点排查非法添加成分,防止类似事件蔓延。 小张的遭遇引发广泛同情。他表示,身体不适虽已缓解,但心理阴影挥之不去,正准备起诉涉事商家,要求赔偿医疗费和精神损失。


网友们也在热议中呼吁,监管部门应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检测,完善供应链监管,杜绝“黑心配方”流入市场。此外,不少人质疑夜场和餐饮行业的推销乱象,认为部分商家明知啤酒“有料”仍默许销售,需连带追责。这起“啤酒加伟哥”事件,不仅让重庆大渡口的啤酒商家蒙上阴影,也让公众对食品安全产生新的担忧。事件热度暴涨的背后,是对商家诚信和监管力度的双重拷问。网友们在讨论中呼吁,食品行业需回归安全底线,消费者也应提高警惕,远离“噱头产品”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