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宣称印巴冲突中击落至少5架巴军机
李子柒
2025年5月7日至10日,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短暂但激烈的军事冲突,代号“辛杜尔行动”,起因是4月22日印度控制的查谟和克什米尔帕哈加姆地区发生恐怖袭击,26名平民丧生,印度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组织,巴方否认。印度随后发动导弹袭击,目标为巴基斯坦境内的杰什-穆罕默德JeM和拉什卡-泰巴LeT等激进组织设施,称未攻击巴军或平民目标。巴基斯坦则指责印度打击了平民区,包括清真寺,造成31名平民死亡,并于5月7日以迫击炮和无人机反击,双方展开激烈交火,直至5月10日达成由美国斡旋的停火协议。 8月9日,印度空军参谋长阿马尔普里特辛格在班加罗尔公开宣称,印度在冲突中利用俄制S-400防空系统击落5架巴基斯坦战斗机和1架大型军机可能是侦察机或预警机,其中一架在300公里外被击落,创下“最远距离地对空击落记录”。他引用电子追踪数据为证,称袭击还摧毁了巴基斯坦东南部两个空军基地的F-16战机和一架侦察机。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阿西夫迅速反驳,称印度说法“毫无根据”,坚称巴方未损失任何飞机,反而击落6架印度战机,包括3架阵风、1架米格-29、1架苏-30MKI和1架幻影2000。他提议双方公开飞机库存,接受独立核查,以澄清真相,强调印度延迟三个月公布“战果”是为掩盖自身损失和国内政治需要。 双方说法的矛盾凸显了冲突中的“战争迷雾”。印度声称使用精确制导武器,如布拉莫斯巡航导弹和以色列制造的SkyStriker游荡弹药,打击了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设施,并通过卫星图像展示目标受损证据。 巴方则称印度攻击了平民区,并展示了被击落的印度无人机残骸,称击落12至25架印度无人机。 第三方报道为事件增添复杂性。美国官员称有“高度信心”巴基斯坦J-10C战机击落至少2架印度战机,包括1架阵风法国空军参谋长也表示看到3架印度战机被击落的证据,包括阵风和幻影2000。 此外,印度承认有战机坠毁,但称是“未知原因”导致的国内事故,否认6架被击落。 这场口水战不仅是军事较量,也是信息战的延续。印度通过延迟公布“战果”塑造国内舆论,提振民族主义情绪巴基斯坦则以公开核查提议反击,试图占据道德高地。网友在X平台激烈争论,印度网友称“辛杜尔行动是大胜”,巴基斯坦网友则嘲讽“印度编造战果掩饰失败”。 专家分析,双方均可能夸大战果,实际损失难以独立核实,因核查需卫星影像和现场验证,而印巴作为核武国家,军事透明度极低。 事件背后是克什米尔争端的长期积怨。2025年,印度暂停印度河水资源条约,加剧外交危机,巴方则关闭对印度飞机的空域,双方军备竞赛升级。 此次冲突标志着两国首次无人机战,凸显了新式武器的运用。 然而,双方高调宣扬战果可能加剧误判风险,专家警告,若信息战失控,可能引发更大规模冲突。 总之,印度宣称击落5架巴军机及1架大型军机的说法缺乏独立证实,巴方反击指控同样未获充分证据支持。公开飞机库存的提议虽具象征意义,但因缺乏互信和第三方介入难度,难以实现。未来,印巴需通过外交途径缓和紧张,避免信息战升级为全面对抗。